资源库
温故知新篇:指数基金 vs. 主动基金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16日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各种常见的金融产品(《个人投资理财原则系列(四)关于股票》《个人投资理财原则系列(五)关于ETF》《个人投资理财原则系列(六)关于债券》《关于债券ETF》《史上最白话讲解期货系列(一)远期合同(forward contract)》...),而在介绍不同金融产品的过程中我们都多多少少也谈到过指数基金(index funds)和主动基金(active funds)了,一直在关注我们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两个概念比较熟悉,不过我们还是本着温故知新的心情,借着本文再简单再回顾一下二者的区别。

指数基金是共同基金的一种,这类基金的投资组合是为了匹配或跟踪某市场指数(比如沪深 300指数)的组成部分而构建的。也就是说,指数基金是一种试图复制给定的股票指数或其他投资类型指数的表现,包括债券甚至是金融市场里的一些更小的子集,例如生物技术公司小盘股之类的。指数式共同基金可以提供广泛的市场敞口、较低的运营费用和低的投资组合周转率(portfolio turnover指基金买入卖出所持证券的频率,比如50%的周转率代表基金在报告时间内卖掉了一半的持股,又买入其他证券。用周转率可以算出基金平均持有证券的时间。50%的周转率就代表基金平均持有证券时间为1/50%=2年;周转率100%的话,平均持有时间为1/100%=1年。基金周转率越高一般费用越高。很多指数类基金会采用买入并持有的策略,所以基金周转率要低一些,于是费用也相对低一些)。这些基金会遵循特定的跟踪规则或标准(例如最小跟踪误差原则),所以无论市场状况如何,它们都紧随目标指数。

“指数化”是一种被动的基金管理形式,历史证明这种被动投资策略的表现超越了大多数主动管理的共同基金。最受指数基金欢迎的指数就是沪深 300了,但还有很多其他指数,包括沪深 1000小盘股、沪深 300 信息技术产业等等,都在被广泛用于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vs.主动管理基金

投资指数基金是被动投资的一种形式。这种策略的主要优点是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比率较低。此外,多数共同基金未能击败广义指数。指数类基金普遍被认为可以作为退休储蓄投资组合的核心分配。

由于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只是简单地复制基准指数的表现,所以指数类基金不需要研究分析师和其他帮助选择成分证券的专家团队。不过主动管理的基金是需要研究小组的。那基金管理的额外成本就会反映在基金的费用比率上,并转嫁给投资者。 由于费用比率直接反映在基金的表现中,所以主动管理的基金在这点上自然较指数基金就处于劣势中了。许多主动管理的基金都很难跟上它们的基准。例如,在美国,截至2015年的一些五年期的研究标明,84%的大盘股基金的回报率都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十年期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82%的大盘股基金未能击败该指数。

相关文章

  • 温故知新篇:ETF vs. 股票
    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实我们已经详细介绍过了这两种金融产品(《个人投资理财原则系列(四)关于股票》《个人投资理财原则系列(五)关于ETF》),一直在关注我们的朋友们应该对二者并不陌生,不过我们还是本着温故知新的心情,借着本文再简单再回顾一下二者的区别。
  • 温故知新篇:指数基金与ETF的区别
    共同指数基金和ETF都为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多样化,并且费用都相对较低。因为它们最根本都是在跟踪指数,所以你所购买的基金的每一个份额都是在同时投资在数百个公司上了(见我们的另一篇文章《指数基金到底是如何跟踪指数的?》)。但两者在一些方面确实是有所不同的。
  • 三个可以帮你决定挑选哪种债券基金的问题
    1. 你计划的投资期限是多久? 2. 你做投资是为当下的收入还是为了未来长期的增长? 3. 你能忍受多少风险?
  • 是购买债券还是债券基金?
    一旦你决定要把你的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分配给债券,你就需要决定你到底想买什么,是购买单独的债券还是购买投资债券的基金。 一个正确的选择取决于你对你的初始投资力度的判断、你是否持续投资的意愿、以及你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容忍程度。
  • 简单看成长型vs. 价值型股票
    成长与价值。权衡这两种投资风格的优劣,就好像是要在蝙蝠侠和超人之间做出决定哪个更强,结果是两个都想要。 成长型股票和价值型股票都可以最大化投资者的投资价值,但这两种投资风格采取了不同做法。
  • 封闭式基金 vs. ETF vs. 共同基金
    人们常常将封闭式基金(CEF)与传统共同基金(Mutual Fund)或者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混淆在一起。封闭式基金并不是不对新投资者开放的传统式共同基金;尽管封闭基金也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却也不是ETF。